首页 - 陳可辛鏡頭下的中國合夥人:市場經濟野蠻生長|陳可辛|俞敏洪|徐小平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塘沽區 >曾傑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 正文

曾傑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

来源:紀群之交網编辑:塘沽區时间:2025-07-05 07:28:13
  曾傑為多人之姓名:革命家(1886-1942),字伯興,同盟會員;科學家(1963-),字邦哲,係統生物學家;畫家1(1961-),曾國藩後裔;畫家2(1986-),又名曾凡傑;昆曲演員(1981-),奧運會演員;還有文學評論家。,

簡介

  姓名:曾傑,“奧運小生”昆曲演員

  年齡:22歲

  身份:浙江昆劇團“萬字輩”小生演員,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演員之一。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奧運會開幕式上,隨著改編自唐詩《春江花月夜》的四句昆曲唱詞拉開禮樂篇章,22歲的昆曲小生曾傑成了“名角”。

  對在奧運開幕式上的表現,曾傑給自己打80分。他說,現在“偶爾有人會問我是否是開幕式上那個小生,能上開幕式隻能說明我的機遇好”。

曾傑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

開幕式表演

  五六月份,曾傑根本沒想到奧運會開幕式和自己有密切的關係,當被通知去為作曲家陳其綱錄音時,雖然也問了錄音的用途,但沒得到答案。

  7月6日左右,曾傑被通知去鳥巢見張藝謀,“定裝後我們開始排練,當時我還很迷糊,不確定自己真的要上開幕式,因為很多人員和節目還在篩選和刪減中。”直到演出前,他隻跟父母提過可能會上開幕式,還沒敢確定。

  開幕式前的那個晚上,曾傑睡得很早。不過在去鳥巢之前,他特意去做了個麵膜,“平時我沒有這個習慣,但當時想,畢竟要在那麽多人麵前表演,要把自己最好的一麵展現出來,做完麵膜臉更幹淨一些,化妝會好看點。”

  曾傑說,開幕式上的妝容也是他自己化的,“廣場演出,距離觀眾很遠,所以那天我化的妝比平時淡一些,這樣電視轉播即使給特寫也會好看”。

兩套動作

  曾傑準備了兩套動作,“如果下雨妝容肯定會花,我隻能把頭低一點,盡量讓雨少淋到臉上,舞水袖的動作也會少點,用手表演意境感。如果不下雨,水袖動作會多一些。”

  曾傑說,在錄音和排練的時候,陳其綱曾告訴過他,這次演出不是刻畫人物,並且在廣場演出,需要表現的是一種意境。“如果我的文化知識再好點,理解《春江花月夜》就不會有那麽大的壓力。”為此,曾傑特意找了些詩歌的資料,包括對詩歌意思的解釋、一些人演唱過的各種版本等。

昆腔唐詩

  關於曾傑的那四句昆曲唱詞,曾傑告訴記者,其實那四段並非出自昆曲劇目,僅僅是用昆腔來念唐詩,此外,其念法上也與劇場裏不同,“純粹的昆曲很優雅,不適合廣場演出,所以聲音的大氣也是此次演出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8月8日晚20時36分,曾傑即將上場,“當時腿有些發軟,但跟緊張沒關係。”曾傑說,從出發到演出結束,“滿腦子都在想關於演出的事情,根本沒心思吃飯,上台更沒心思考慮到底有多少人在看我演出”。

個人感言

  昆曲有南派北派之分,曾傑屬於南派。而之所以選中他,他認為那隻是機緣巧合。“兩種昆曲大同小異,隻是南派的比較細膩柔和,並且載歌載舞的形式更多一些。昆曲有著江南風情的特點,能夠讓人靜下心來。開幕式中的擊缶演出大氣宏偉,作為過渡,昆曲是個很好的選擇,並且也能夠代表中國的戲曲。”

  參加完開幕式的演出,曾傑被稱為南派昆曲的代表,但他對此予以否認,“我隻是昆曲界初出茅廬的小孩,老一輩的老師和與我同齡的演員比我優秀的很多。能夠參加開幕式,對昆曲的發展有幫助,是讓我驕傲和坦然的一點。”

發現過程

  曾傑老家在臨城街道桃灣社區。社區幹部說,起先告訴社區居民,大家有些不敢相信。有些看了奧運會開幕式的曾傑老家同學說,曾傑真的不簡單,舟山小地方能夠出這樣的人才。

  曾傑是如何走上昆劇之路的?有一種說法是,他運氣好,遇到貴人了。

  1996年,曾傑15歲,在臨城中學讀初一下半學期,那年浙江昆劇團的老師在全省各地挑選學生。他們到了舟山,先後走了定海、普陀的一些學校,結果都沒有看上好的“苗子”。老師從普陀山回來,路過329國道,臨城中學剛好在邊上,老師下車,走進學校,在排隊的學生中,老師一眼看上了長相秀氣,身高、體型都不錯的曾傑,老師看了他的雙手、腳的長度後,決定招他為浙江省藝校學生。就這樣,曾傑“意外”地走進了藝校。

母親感言

  曾傑的母親說,這孩子從小有禮貌,尊老愛幼。“我孫子每年就來家裏一趟,每次首先到我這裏。”住在臨城桃灣社區的曾傑爺爺、今年80歲的曾永根說起孫子就來勁。曾老伯的廳堂裏,掛著一幅曾傑送給爺爺的《牡丹亭》演出劇照。

  據曾傑的母親介紹,當年曾傑讀書成績屬中偏上,從小愛好音樂、聽歌,不過,在15歲之前,他從來沒有接觸過昆曲。真的想不到孩子會走上昆劇藝術道路。在藝校,曾傑非常刻苦且人緣好,在老師的幫助下,從最底層做起,一步步成為昆劇班的主角。4年畢業後,曾傑進入浙江昆劇團。

  曾傑的母親說,兒子能有今天的成績,一路上離不開高人指點。

走入奧運會

  去年5月18日,在昆曲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6周年紀念日之際,一台“家班”演出形式的廳堂版《牡丹亭》正式入駐北京,在“皇家糧倉”上演,主演“柳夢梅”的是浙江昆劇團24歲的“萬字輩”新秀曾傑。

  今年年初,曾傑精湛的演技引起了前來看戲的旅法作曲家陳其鋼的注意,在他的推薦下,曾傑取得了北京奧運會開幕式表演戲曲類節目的試音資格,並且最終脫穎而出。

  雖然參加了開幕式的演出,但曾傑仍然很謙虛:“雖然我的表演向世界展示了昆曲,但並不表示我就是昆曲的代表,我隻能說是很幸運地有了這麽個機遇。”

  曾傑的母親開服裝店,父親開出租車。因為忙碌,夫婦倆這麽多年都沒有去過兒子工作的地方,夫婦倆最大願望是,希望兒子能夠繼續努力,取得更大的成績。

曾傑感言

  有幸把人類共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昆劇傳遞給五湖四海的賓客,我為浙江,為中國,感到非常驕傲!中國人用極富創造性的當代藝術表現形式,賦予開幕式以現代性和國際性。

首個專場

  曾傑想唱著《在梅邊》謝幕――

  去年8月8日,當曾傑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以四句改編自唐詩《春江花月夜》的優美昆曲唱段揭開“中華禮樂”的大篇章時,這位年輕小生向全世界展現了昆曲的無限魅力。如今,從奧運會舞台走下的曾傑即將迎來自己的首個專場。10月25日-31日,浙江昆劇團“萬”字輩青年演員,將在勝利劇院連演7部昆曲經典劇目。曾傑將擔綱10月27日青春版《牡丹亭》下本和10月28日《西園記》的男主角。

  說起自己能夠入選奧運會開幕式,曾傑首先要感謝的是昆曲大師汪世瑜和他的夫人馬佩玲。2007年5月,在昆曲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6周年紀念日之際,一台恢複明代昆曲“家班”演出形式的廳堂版《牡丹亭》,正式入駐北京皇家糧倉。導演是汪世瑜,藝術總監則是著名話劇導演林兆華。在精心挑選之下,汪世瑜將曾傑帶到北京,一演就是210多場的“柳夢梅”。機緣巧合的是,北京奧組委一次正好選在皇家糧倉開座談會,順便欣賞了曾傑的演出。沒想到,曾傑俊朗的扮相讓大家對他印象很深。同時,曾傑還引起了奧運會開幕式音樂總監陳其綱的注意,在他的推薦下,曾傑取得了試音資格,並最終脫穎而出。

  國慶期間,曾傑在西溪濕地(西區)唱了3天的《牡丹亭》,當遊客得知他就是那個“奧運小生”時,帥氣的曾傑立刻成為被遊客拍照最多的一處“景觀”。“其實我最夢寐以求演出的就是《西園記》,我覺得張繼華這個角色跟其他小生很不一樣,有點迂腐,需要很誇張的表演,就像演話劇一樣。有人說這是自毀形象,但我覺得很過癮。”曾傑興奮地表示,專場之後,他還有5場《西園記》要演出。他甚至連明年的計劃都排好了。“11月我還很幸運地被團裏選派去法國交流,明年我還想考研。我覺得做演員還是需要沉澱的,要補補文化課,還想學英語。”

  別看曾傑唱的是700年曆史的水磨腔,其實這個80後男孩也是個“潮人”。平日裏,他很喜歡唱流行歌曲,也喜歡自己搞創作,在錄音棚裏錄歌。在這次自己的專場裏,曾傑甚至還向導演構思了一個很“潮”的想法,就是在《牡丹亭》演出結束之後,他想唱著王力宏的《在梅邊》謝幕,那樣一定很HIGH。

小知識

  發源於江蘇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曆史的昆曲被稱為“百戲之祖,百戲之師”,許多地方劇種,像晉劇、蒲劇、上黨戲、湘劇、川劇、贛劇、桂劇、邕劇、越劇和廣東粵劇、閩劇、婺劇、滇劇等等,都受到過昆劇藝術多方麵的哺育和滋養。

  昆曲的伴奏樂器,以曲笛為主,輔以笙、簫、嗩呐、三弦、琵琶等。昆曲的表演也有獨特的體係、風格,它最大的特點是抒情性強、動作細膩,歌唱與舞蹈的身段結合得巧妙而和諧。

  該劇種於2001年5月18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人類口述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2006年5月20日,昆曲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热门文章

0.6252s , 13562.296875 kb

Copyright © 2016 Powered by 曾傑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紀群之交網  

sitemap谷歌留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