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程 > 正文

加大布局力度 南向資金創紀錄“掃貨”港股

2024年,南向資金累計淨買入7470.17億元港股,創下新高,較2023年增長158%。其中,銀行、商貿零售、通信板塊是資金流入額居前的行業。展望2025年,多家機構認為,從基本麵、流動性和估值等角度來看,港股有望在寬幅震蕩中上行。

去年港股總體呈現震蕩向上走勢,恒生國企指數、和分別上漲26.37%、18.7%和17.67%。對此,中國國際研報分析認為,去年多國央行進入降息周期,資金開始從成熟市場如美國、日本等回流至估值便宜的市場,加上去年9月下旬國內出台一係列政策“組合拳”,推動經濟穩步複蘇,進而帶動港股反彈。

伴隨港股的震蕩走強,南向資金的“掃貨”力度也創下曆史紀錄。Choice數據顯示,南向資金去年淨買入7470.17億元港股,超過2020年的5967.41億元,創下曆年淨買入額新高。

回顧去年資金流入情況可以發現,南向資金在去年前兩個月流入規模相對較小;3月至6月加大了買入力度,每月淨買入額均超過600億元;7月至9月,南向資金買入力度有所減弱;從10月開始,南向資金“掃貨”熱情再度高漲,其中11月淨買入1157.4億元,創近4年單月淨買入額新高。

在研報中分析稱,去年上半年南向資金青睞高分紅股,從三季度開始增配部分互聯頭,去年流入銀行、商貿零售、通信板塊的資金最多。

展望2025年,多家機構認為,海外流動性改善的趨勢有望延續,這將為港股帶來積極影響,疊加基本麵和估值層麵等利好因素,港股有望震蕩上行,存在不少值得重視的結構性機會。

證券研報認為,2025年港股有望在寬幅震蕩中上行。從基本麵來看,在一攬子存量和增量政策的支持下,港股盈利能力有望增強。流動性方麵,海外流動性受美聯儲降息放緩壓製。估值方麵,港股估值處於相對低位,具有較強的吸引力,中長期配置價值較高。

中金公司建議後續投資重點關注三類行業:一是行業自身供給和政策環境充分出清的板塊,包括互聯網等部分消費服務,以及家電、紡服、電子等領域;二是政策支持方向,如以舊換新政策支持下的家電、汽車等;三是穩定回報類資產。

國海富蘭克林基金表示,將以謹慎樂觀的態度看待2025年的港股市場。首先,宏觀政策有望形成合力,促進經濟穩步複蘇。其次,隨著利好政策的逐步落地與發酵,企業盈利有望在政策的拉動下實現改善,那些在各自領域具備核心競爭力的公司將成為市場的亮點。再其次,南向資金將為港股市場提供更多的流動性。最後,當前港股估值處於相對較低水平。

關於結構性機會,國海富蘭克林基金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數字經濟、硬科技、電信、電力、消費和醫藥等領域。

有话要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