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談談莫爾的《烏托邦》裏烏托邦人是怎樣對待婚姻和性的,同時他們又是怎麽安排生產和工作呢?
在烏托邦有一個特別著名的婚俗,那就是在選擇配偶時,“女方不管是處女抑孀婦,須赤身露體,由一位德高望重已婚老婦人帶去到求婚男子前亮相。同樣,男方也一絲不掛,由一位小心謹慎的男子陪伴到女方前麵”。
這種直白坦露的相親做法,就是為了讓男女雙方作出慎重的選擇,免得婚後發現對方身體的毛病而後悔。
不過,烏托邦人的相親習俗雖然非常大膽、開放,但背後卻有嚴謹而保守的婚姻製度,而絕不是為了鼓勵在性方麵的放縱,更不能用遊戲的態度對待婚姻。烏托邦島國規定,男女雙方一旦結為夫妻,就不能離婚。
“除非發生死亡,不致婚姻關係中斷。但發生通奸行為或脾氣壞到不能相處,則是例外。當男方或女方感到自己感情上受到傷害,議事會就準許其另行擇配。被離異一方從此終身受恥辱並過著孤獨的生活。”
“然而有時夫婦性情不十分融洽,雙方又都有可望共同愉快生活的意中人,也可以在互願的情況下離異後另行婚嫁,當然事先經過議事會批準。”這在當時,已經是很大膽開放和寬容了。但是,這裏仍可以看出權力機關對兩性生活的絕對支配權。
很顯然,莫爾是主張男女雙方組成一夫一妻小家庭,而且用法律來保護婚姻的合法性和穩定性的,這同柏拉圖所在他著名的《理想國》裏所主張的“公妻製”有著重大的差別。
烏托邦人怎麽安排生產和工作?烏托邦人重視勞動,大力發展農業生產,還有一部分手工業,人人都勞動,這就使得他們的物質供應非常豐富。做完一天六小時的工作後,他們就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去從事由有意義的娛樂。但是,像賭博、嫖娼、腐敗這樣的一敗壞世道人心的東西,在烏托邦裏卻是嚴格被禁止的。
有些人經過教士的推薦以及攝護格朗特的秘密投票,可以豁免勞動,以便認真進行各科學術的研究。但是如果任何做學問的人辜負了寄托在他們身上的期望,就被調回去做工。
如果一個工人業餘鑽研學問,孜孜不倦,成績顯著,因而他可以擺脫自己的手藝,被指定做學問。正是從一批有學問的人當中,烏托邦人選出外交使節、教士、乃至總督。很顯然。
烏托邦人是鼓勵並倡導開展學術研究的。他們通過本國語學習各科知識,在音樂、論證、算術以及幾何各個領域,他們的發現幾乎趕得上西方古典哲學家。烏托邦人對星辰的運行,天體的運動,都極有研究。
而且他們巧於發明各式儀器,用於十分精確地觀測日月的運行及部位,觀測地平線上出現的一切星辰的運行及部位。他們從長期實踐所發現的確切征兆能預測風雨及其他一切氣候變化。
或許由於烏托邦人高度重視精神生活,所以他們對待金銀財寶的態度就讓人非常震撼。
他們吃飯喝水用的都是“陶器及玻璃器皿”,“製作考究而值錢無幾”,而“公共廳館和私人住宅等地的糞桶溺盆之類的用具倒是由金銀鑄成”,“套在奴隸身上的鏈銬也是取材於金銀,囚犯都戴著金耳環、金戒指、金項圈和一頂金冠。
烏托邦人就是這樣用盡心力使金銀成為可恥的標記”所以別的民族對於金銀喪失,萬分悲痛,好像扒出心肝一般;相反 ,在烏托邦,全部金銀如有必要被拿走,沒有人會感到損失一分錢。
實際上,烏托邦人不隻是把錢財當糞土,在他們那裏,根本就不存在私有製。即使是他們各家所住的房屋,也要每十年輪換一次。
毫無疑問,莫爾借拉斐爾之口發表的這種議論,還有對私有製的徹底否定,對人類的貪婪之心,以及把黃金看得比人還高貴的荒唐之事作出了辛辣的嘲諷,這對當今那些癡迷為了聚斂財富和金銀珠寶而犯法和喪失人格的人來說,實在是不可多得的當頭棒喝啊!
關於主播:本專輯為莫言、蘇童、阿來、林少華、李敬澤——聯袂推薦!專輯參考了全球讀書媒體的調研結果,借鑒中外名人近千份私人閱讀書單,從上萬部作品中提取最大“閱讀公約數”,精選100部世界名著,為每一部書請來熟讀一手外文原著、並常講常新的老師,一站式解決以上問題,升級你的人文素養,喚醒閱讀興趣。
關於喜馬拉雅:有聲圖書館,中國知名音頻平台,5.3億用戶的共同選擇。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